11 月 3 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廣東省自然資源保護與開發 " 十四五 " 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堅持以推進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線,部署七大任務,實施七項重大改革和九項重大工程,系統推進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全力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
《規劃》提出,到 2025 年,廣東將實現幾大主要目標: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確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國家下達任務;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 58.90%;初步建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人均城鎮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 100 平方米以內,單位 GDP 使用建設用地面積持續下降,持證在采礦山 100% 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在海洋強省建設方面,形成五個千億級以上的海洋產業集群。
展望到 2035 年,全省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生產空間安全高效、生活空間舒適宜居、生態空間山青水碧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全面形成,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成為全國典范,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 十四五 " 期間,廣東將堅持資源開發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推動資源要素利用由外延擴張型向節約集約型轉變。
《規劃》提出,要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管理制度,深化經營性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其中尤其提到要深化集體土地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制定出臺農村宅基地管理省政府規章,研究建立宅基地有償使用和自愿有償退出機制。
未來,廣東將構建起省域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形成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強化對 " 雙區 " 驅動、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重大發展戰略服務保障,助力高質量構建 " 一核一帶一區 " 區域發展格局。
同時,《規劃》還提到,要支持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支持有條件的都市圈編制跨行政區域的國土空間規劃。支持優化 " 一群五圈 " 城鎮空間格局,即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以及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要推進韌性城市建設,開展灣區氣候變化影響預測與風險評估,提升應對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等能力。
落實最嚴耕地保護制度
" 十四五 " 期間,廣東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規劃》提出,一方面,要嚴防耕地 " 非農化 "" 非糧化 "。廣東將嚴查嚴懲耕地 " 非農化 " 行為,嚴控耕地轉為非農用地開展各類建設活動。按照 " 以補定占 " 的原則從嚴控制建設占用耕地,引導非農建設項目優化選址范圍,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別是水田等優質耕地。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和用途管制,加強耕地向林地、園地、草地、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等轉換的管制措施,防止耕地 " 非糧化 "。
另一方面,要著力提升耕地質量。廣東將實施新的耕地質量評價標準,加快開展耕地質量分類。以提高耕地產能和提升耕地地力為目標,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整治提升行動。同時,還將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鼓勵對高標準農田已建項目區進行改造提升。
此外,廣東還將持續推進墾造水田,實施墾造水田新一輪三年行動。全省墾造水田將不低于 15 萬畝,充分保障非農建設項目落實水田占補平衡需求,并將已建高標準農田項目范圍內的適宜地塊納入墾造水田范圍。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