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明確了山東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總體目標,通過大力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全省重要生態功能區、農業生產區、城鄉發展區的生態狀況明顯好轉,生態系統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高,生態穩定性明顯增強,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基本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水青山齊魯畫卷”基本繪就。
生態修復格局方面,《規劃》明確要依托國土空間生態保護格局,聚焦重點生態功能區,構建“兩屏、三帶、三原、一海”生態修復格局,對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進行分區。具體分為魯中南水土保持與水源涵養生態修復區、魯東低山丘陵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區、魯北濱海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魯西南沉積平原土地綜合治理區、魯西北黃泛平原人居環境提升區、海域海島生態修復區6個區。
在此基礎上,山東劃定七大生態修復重點區域,分別為魯中南山地丘陵、魯東低山丘陵、黃河三角洲、黃河沿線、大運河沿線、近岸海域生態修復重點區和魯西南采煤塌陷地治理重點區。
聚焦生態修復重點區域,《規劃》提出了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提升工程、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工程、魯東低山丘陵區生態修復工程、黃河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大運河沿線生態修復工程、南四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東平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城市生態品質提升工程、海洋生態修復工程和生態修復科技創新工程11項重點工程。
其中黃河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工程明確,要實施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恢復濕地植被和景觀原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物種棲息地恢復;推進黃河三角洲國土綠化工作,建設高標準生態屏障帶;實施土壤鹽漬化治理工程,提高立地條件。重點實施區域包括東營市河口區、東營區、墾利區、利津縣和廣饒縣。還要實施黃河沿線生態修復工程,實施黃河沿線生態廊道建設,提升生態系統連通性;修復沿黃破損山體,提升生態景觀功能;推進土地綜合整治,修復灘區生態環境;開展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遏制土地退化;強化濕地生態修復,發揮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點實施區域包括沿黃各縣(市、區)。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過程中,山東將強化資金保障。拓展社會資本投入渠道,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強化綠色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積極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為符合條件的綠色生態項目提供擔保支持。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