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階段性目標相適應的地質調查工作體系,地質調查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地質調查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有效解決一批影響能源資源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等重大資源環境問題,滿足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對地質調查工作需要。完成海洋區域地質調查,組織實施3個重點城市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實施海南島海岸帶重點岸段、人工填島及拆島區岸段地質環境調查與監測,構建長期監測體系;完成19個市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6個重點區域1∶1萬地質災害調查,構建完善新型高效的群專結合監測預警網絡和氣象預警體系等。
《規劃》明確,要求開展基礎地質調查及能源和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加強自然資源賦存的地質背景和地質條件、地表作用與系統演變調查和研究,實施區域地質調查、地表基質調查試點、水文地質調查。加強油氣及大宗建筑用的砂石資源和地熱資源勘查,實施天然氣水合物和油氣資源調查、地熱資源勘查、建筑用石料和海砂資源勘查、礦產資源國情調查。
《規劃》要求,實施重點區域地質災害補充調查,對全省人口聚集區、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1:1萬地質災害補充調查評價;強化地質災害重點靶區管控,以瓊中、保亭、五指山、瓊海、萬寧、陵水、三亞、昌江、白沙9個中南部山區市縣地質災害中高易發區為基礎底圖,圈選出所有切坡建房、切坡修路、種植經濟林等人類活動強烈地段的點狀與線狀區域,篩選出上述點狀與線狀區域中地形坡度大于25°的點狀靶區,依照技術規范上圖入庫,明確防災責任人;建設全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防御平臺,構建“專業化+普適型”地質災害監測網絡,選擇人為活動強烈、地質條件復雜、威脅人口較多的隱患點安裝集成雨量監測器、土體含水率等傳感器為一體的監測設備。
《規劃》明確,加大海南省海洋與海岸帶的基礎地質調查和地質環境監測力度,為海洋與海岸帶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國土空間規劃與用途管制、生態修復提供依據。將實施海洋基礎地質調查、海南島近岸海域珊瑚礁地質遺跡調查、海南島海岸帶重點岸段地質環境監測、海砂開采區和人工填島及拆島區岸段地質環境監測。同時,開展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和生態地質調查,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包括海南島濕地生態環境地質調查、歷史遺留礦山核查,查明全省歷史遺留礦山分布、損毀土地面積和權屬,存在的主要問題,擬修復方向等基本情況。
此外,《規劃》還提出,探索建立地質碳匯價值監測核算評估體系,開展海南陸域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調查評價,助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建設。開展水、土、林、濕地等多門類自然資源的生態地質背景條件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合調查評價,推動國土空間適宜性評價,支撐服務自然資源調查轉型、自然資源綜合管理及國土空間規劃。聚焦區域協調發展、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實施與重大工程建設的需求,開展重點地區多要素城市綜合地質調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持續提升地質調查現代化工作能力和社會化服務水平,推動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海南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防御平臺建設。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