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華為在“上海國際車展”召開了汽車相關業務的新技術發布會。統管該業務的常務董事余承東坦率地說出了自動駕駛地圖存在的課題:高精度地圖的成本非常高。我們在上海花費1~2年時間采集了數據,但仍不能把上海9000公里的道路全部覆蓋。
自動駕駛需要的高精度地圖與汽車導航地圖相比,技術等方面的要求水平更高。據北京易觀智庫網絡科技介紹,導航地圖的精度為10米左右,而自動駕駛地圖的精度為20厘米左右,有時甚至需要精確到1厘米。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CAICV)2021年發布的白皮書顯示,地圖精度達到10厘米級別時,每公里的測量成本為10元,而精度達到1厘米級別時,每公里的測量成本則飆升至1000元。
因此,部分致力于自動駕駛的中國企業正站在如何減少對高精度地圖依賴的角度進行技術開發。
華為將升級自家自動駕駛系統“ADS”,可以不使用高精度地圖。技術詳情未公布,余承東解釋道,結合了拓撲學對道路(狀況)的推理和導航地圖等。
華為計劃到2023年底可以在中國45個城市不用高精度地圖實現自動駕駛。首先在與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旗下企業運營的電動車品牌“AITO”的主打車型“問界M5”上采用,然后陸續擴大車型。
新興EV廠商小鵬汽車也計劃陸續使用自研的新自動駕駛系統“XNGP”。分析車載攝像頭收集的數據,實時制作三維地圖,以實現自動駕駛。
開發不用高精度地圖的自動駕駛技術上,美國特斯拉走在前列。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