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調查監測體系,避免數出多門
當前,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水、濕地等自然資源按照職責分別由不同部門負責開展工作,各部門面向自身的管理特點和需求開展調查監測工作,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自然資源分類系統和調查技術規程,技術口徑存在差異,銜接不夠。因此,我市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市級層面統一的組織協調機制,實現工作統籌對接,相互之間充分溝通協調,實現數據的有效銜接融合,解決以往數出多門的問題,形成系統全面的調查監測體系。《構建方案》共六章,分別明確了構建體系的基本情況、總體要求,調查監測的工作內容、業務體系、實施安排和保障措施。
突出北京特色,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增加“國土空間”監測
《構建方案》突出首都定位,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增加了“國土空間”監測,將國土空間緊密關聯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要素一并進行調查監測,形成在空間上全覆蓋、在內容上全要素的調查監測格局。更加符合首都規劃管理實際和超大城市治理的需要,以實現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為目標,與規劃實施、體檢評估緊密銜接。
按照《構建方案》,北京將對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開展基礎調查和專項調查。其中基礎調查是對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共性特征開展的調查,包括國土、土壤、水資源等調查。專項調查指為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的某一或幾個要素特性或特定需要開展的專業性調查,包括耕地資源、森林資源、濕地資源等調查。基礎調查和專項調查相結合,形成統一的時空數據庫,共同描述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總體情況。
在基礎調查和專項調查形成的本底數據基礎上,開展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監測,分析自然資源自身時空變化及人類活動引起的變化情況。常規開展年度和實時監測,專題開展城市國土空間、園林綠化資源和水資源等監測,并就森林防火、地質災害、水災害等開展應急監測。
《構建方案》明確了調查監測數據集成與更新工作部署。調查監測數據將按照統一的數學基礎和數據庫標準入庫到自然資源三維立體時空數據庫,并定期將變化的數據成果更新入庫,保持數據的現勢性。同時,對調查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建立科學的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評價指標體系,開展綜合分析和系統評價,充分發揮調查成果數據對國土空間規劃和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基礎支撐作用。
2035年之前實現對各類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的動態化監測及場景化管理應用
根據《構建方案》,“十四五”時期北京將以國家部署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專項調查、常規監測、專題監測等內容為基礎,穩步推進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調查監測工作。同時,結合北京市各項調查監測現狀,逐步建立北京市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調查監測體系,為形成全市統一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調查監測工作的局面奠定良好基礎。在國家統一建設的調查監測數據庫基礎上,建成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日常管理所需的“一張底版、一套數據和一個平臺”。分析評價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調查監測數據,科學分析和客觀評價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要素利用的效率,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提供依據,支撐我市生態文明建設。
2035年之前要基于新體系,統一開展各類調查監測、分析評價、成果應用等工作,實現對各類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的動態化監測及場景化管理應用。
構建“制度、標準、技術、質量”四大業務體系
根據《構建方案》,北京將緊密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及規劃和自然資源管理職責和業務需求,把握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調查監測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重構性,在國家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頂層設計的基礎上,開展制度體系、標準體系、技術體系以及質量體系建設,重點圍繞協同調查、數據融合、標準融合、分析評價、成果展示和管理等方面,構建具有北京特色的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調查監測業務體系。
下一步,各單位將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推動建立市、區兩級協調機制,定期溝通、磋商、研究調查監測的重大問題和事項,資源共享、工作互通,按照事權法定、責權明晰的原則落實各類調查監測工作。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