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破解這一難題,鄭州高新區提出將全區作為智慧城市的“實驗場”,99平方公里的土地、35萬人口,將為區內各高新技術企業踐行智慧城市概念提供廣闊的空間。在這一場規??涨?、自由度空前的實驗中,鄭州高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將呈現怎樣的樣貌?
近期,《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赴鄭州采訪高新區智慧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羅偉,了解一座城市進行數字化轉型的臺前幕后。
從產業區到科技新城
智慧基因擴散生長
“鄭州高新區是河南省第一個開發區,在3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漸由單純的產業區發展為如今的科技新城。”羅偉介紹稱,“目前,河南省約1/3的高新技術企業匯集于此,人口規模也達到35萬。”在區域經濟與人口的快速發展中,政府的管理水平也受到了更多挑戰,如何提升行政服務效率,如何讓產業穩健發展,如何打造宜居的新城,都成為擺在眼前的問題,智慧城市的建設規劃也因此提上日程。
2018年,在經過多輪考察與研究后,鄭州高新區正式提出名為“智慧高新”的建設計劃,將以云平臺為支撐,以全面感知、互聯互通和大數據開發利用為核心,以組織、資金、人才為保障,開展“1+3+N”模式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1+3+N”指核心支撐“一平臺”,即支撐鄭州高新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智慧城市云平臺;城市運行“三中心”,包括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和超算中心;多元服務“N應用”,將建設以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為重點的惠民服務應用,建設以互聯網+政務、智慧環保為重點的政務應用,建設以企業服務平臺、經濟運行平臺為重點的產業應用。
2017年,以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為代表的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鄭州高新區,協助當地政府、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譬如,鄭州高新區與新華三共同打造的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正在構筑“五位一體”的新型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以高新區城市數字大腦作為高新區智慧化、數字化建設中樞,向上建設IOC可視化平臺、經濟運行系統等展示分析系統,助推區內智慧產業升級發展。中心內設立“市民體驗廳”、“城市客廳”、“智慧產業廳”、“運營指揮中心”與“多功能廳”,通過指揮中心、三維城市實景、城市數字大腦實現城市管理的全局總覽、應急指揮與指揮決策。
此外,鄭州高新區還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勞動仲裁、區內招商等職能的處理效率。按照規劃,到2019年底,高新區新型智慧城市雛形基本形成。到2020年,高新區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式基本形成,最終發揮“善政、興業、惠民 ”的作用。
重組機構職能
構建智慧城市所需的智慧管理體系
在構建智慧城市的進程中,傳統的政府管理機制正在受到空前的挑戰。
第一項挑戰來自數據系統的打通與歸集。“我看過一個資料,說數據資源的80%都在政府手里。我覺得這個話不準確,應該是信息的80%,因為政府很多信息是沒辦法數據化的。”羅偉介紹到,“另外,我們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很多部門的管理系統是垂直的,像煙囪,數據往上飛。” 這也是許多城市在進行數據歸集中常見的問題,一方面,眾多非結構化的數據需要大量基礎工作形式數據資產,另一方面,大量已有的數據系統管理權限不在數字化轉型的執行部門,需要逐級向上協調數據歸屬額外難題,“煙囪”拆不動將直接影響大數據池的建設。
另外,智慧城市本身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在推進過程中還需要及時更新各職能部的執政理念、管理習慣與權責意識。譬如,提到智慧城市,很多部門很容易率先把視角聚焦在應用層面,只關注城市推出了智能應用,譬如智慧交通體系、智能停車系統、在線辦公平臺等。但在開發更多智慧應用之前,政府更需要搭好智慧的底層,從提升城市的數據歸集、分析、運營能力與城市的智能技術能力開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羅偉坦言,這些問題不解決,智慧城市建設很難推動。實際上,在數據歸集項目的前期,智慧產業發展中心遇到了許多阻力。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頂層設計”。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相似,智慧城市的建設一定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來自頂層的設計與推動。
為此,鄭州高新區一方面與新華三集團展開緊密合作,借助其服務企業、機構進行數字化轉型的豐富經驗,一同從頂層設計與規劃開始,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通過長期與國家級研究機構的溝通,服務各地政府、機構的經驗,新華三既能以宏觀的視角理解數字化轉型,也更能從微觀視角深入各地實際運行情況,協助數字化轉型這一龐大的課題落地到各地的具體需求中去。
另一方面,開始將數據共享等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列入績效考核。同時,高新區還出臺關于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文件,從制度上保證項目的順利展開。
“數字大腦”持續進化
除了管理機制的調整,技術與人才問題也是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會面臨的現實難題。
當前政府的人才儲備結構,往往難以應付智慧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大量技術難題。雖然鄭州高新區正在利用背靠鄭州大學與相關研究所的優勢積極引進人才,但在短期內,借助外腦才是快速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最優解。
“高新區聚集了眾多IT企業,企業人才我們也可以用起來。”羅偉表示。而作為企業人才的重要來源,新華三集團正與高新區智慧產業發展中心緊密合作。“在數據應用的開發上,新華三擔當起了龍頭的作用。在大數據的挖掘和數據分析上,我們也希望和新華三一起能做更多的事情。”
目前,新華三集團憑借豐富的數據運營能力,幫助當地更快地推進數據歸集工作與數據系統建設的推進,在一年內基本完成了全區的數據打通與大數據系統的建立,讓高新區政府得以專注于自有數據的歸集,提升數據系統建設的速度;更豐富的數據維度的交叉分析,也讓當地政府能夠從更加多元的視角理解本地運行情況。
另一方面,在大數據體系的基礎上,新華三集團得以施展技術能力,以大數據算法及智能技術展開數據分析與預測,協助區內各部門快速響應、精準決策。而在“城市數字大腦”搭建的過程中,新華三亦協助當地政府接入智能應用生態,打造數字底座,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進一步落地。
數字化建設沒有終極
唯有不斷迭代
如今,全國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工作都在火熱展開,但根據建設需求的差異,實現路徑也會千差萬別。從目前的轉型經驗出發,羅偉認為智慧城市建設需要關注3大問題。
一是,“智慧”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譬如交通擁堵問題,如果只依靠技術手段而不設法提升城市的交通承載空間,將事倍功半,無論城市擁有多么先進的智慧停車系統,如果停車空間匱乏也無法解決問題。
二是,智慧城市建設沒有統一的模型,也無法排名。各地需從具體的政務、企業、民生需求出發,探索適合當地的實現路徑。
三是,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是一個自下而上生長的過程。采用基層試點、總結經驗、橫向復制的路徑,最終形成立體的智慧城市體系。
“數字化、智慧化的過程沒有終極目標。”羅偉表示,“未來,智慧產業發展中心還將隨著高新區智慧場景的鋪開,快速更新、不斷迭代,實現智慧城市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