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于用電腦繪制的虛擬三維場景,通過對真實場景進行影像拍攝和立體建模所構建的實景三維模型,不但擁有真實物體的高精度平面信息和高度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場景中大小建筑、起伏山脈、延綿河谷的真實紋理和色彩還原出來,讓其“原形畢露”。
自2017年起,廣西自然資源廳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景三維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工作。2018年,廣西制作了全區實景三維地表模型和覆蓋部分市、縣建成區的精細實景三維模型,是全國最早建成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的省份之一。
2019年下半年,自然資源部先后印發《自然資源“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全國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編制指南》,提出構建“實景三維中國”項目。廣西先行先試之舉與國家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方向不謀而合。
科技創新裝備升級
“自然資源登記等系統要由二維系統變成三維系統,解決自然資源調查、確權和國土空間用途管控等問題,實景三維技術將成為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廣西自然資源廳一名負責人說,該廳在全國率先組織直屬單位開展實景三維技術科技攻關。
位于柳州市的直屬單位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成了實景三維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排頭兵。
院長張祖宇說:“我們利用柳州市工業研發地域優勢,通過對接當地配件加工工廠,自主設計和研發了7.5億高分辨率陣列相機和固定翼無人機,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證書。”
硬件造得出,軟件也要跟得上。該院通過開展二三維一體化傾斜攝影生產體系研究,構建了傾斜攝影實景三維生產體系,2018年、2019年基于該體系生產的產品產值達到了2000余萬元。
“看見了!我們的學校在這里,連教室的窗戶都看得清清楚楚。”2019年廣西科技活動周期間,南寧市逸夫小學一名學生指著超融合實景三維應用平臺展示屏,興奮地說。
而自主開發超融合實景三維應用這一平臺,正是廣西自然資源廳直屬單位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
該院院長劉潤東說:“平臺搭載的SWDC-5專業大型數字傾斜航攝儀,是廣西引進的首臺大型航攝儀,1天最快可以獲取30平方公里傾斜攝影數據,填補了區內無大面積航空攝影能力的空白。”
在實景三維技術創新的推動下,廣西自然資源廳多個直屬單位先后成立了無人機航飛部門、應用研發部門等實景三維技術應用專門機構。選派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35人次赴武漢大學、北部灣大學等高校進行無人機操控、實景三維建模等技術培訓。打造了一支實力強勁的實景三維研發團隊,先后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各類學術交流會議發表實景三維領域論文和報告27篇。
聚集資源豐富數據
“實景三維建設覆蓋范圍廣、所需數據龐雜,必須依托資源聚集,不斷豐富數據資源。”廣西自然資源廳總工程師周濤說。
如何獲取海量數據?該廳先后投入2200多萬元,采購了一批航攝儀、無人機、三維建模軟件等軟硬件裝備,形成了快速聯動、實時高效的三維數據獲取、處理、展示能力,并在全國率先開展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綜合運用低空無人機傾斜攝影、實景三維建模、裸眼3D等測繪新技術,完成廣西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多項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統據計,僅2018年以來,該廳就組織廳直屬單位先后完成了覆蓋全區23.67萬平方公里的0.2米分辨率實景三維地貌模型,同時在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百色、北海6個設區市和陽朔、興安、全州、靈川、桂平、陸川、田東7個縣市完成了主城區和重點建筑物的精細實景三維數據生產,精細建模面積超過400多平方公里,數據成果最高可達0.01米的超高精度,極大豐富了廣西實景三維數據,不斷充實全區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成果庫。
周濤說:“廣西自然資源廳將繼續籌措資金,加快推進實景三維數據生產進程,力爭到2020年底數據范圍覆蓋全區所有設區市,到2021年底覆蓋全區縣區市主城區,并且每5年全面更新一次,保持數據鮮活。”
“為深入推進強首府戰略,我們每年將獲取南寧市主城區的實景三維數據,開展實景三維精細建模,形成時空數據云,作為南寧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資料,對南寧市的城市發展變遷進行客觀評價,從而見證南寧蓬勃發展的歷史進程。”劉潤東說。
服務建設應用廣泛
廣西自然資源廳國土測繪處處長王龍波說,廣西開發的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套適合多區域、多層級、多角色的三維管理系統框架,優勢非常明顯,應用非常廣泛。
實景三維讓鄉村規劃成果提前展示真容。利用實景三維建模和無人機測圖等最新測繪技術,實現規劃內容與現實場景無縫對接。配合三維場景漫游,村民能夠徜徉在新規劃的“實景三維家園”當中,可以直接觀看到鄉村規劃成果在項目建成后的真實情況。該項目已為廣西村莊規劃提供83個行政村855個自然村屯的農村居民點1:1000地形圖、實景三維數據和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圖。
實景三維讓江河流域污染防治更為精準、高效。廣西自然資源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秦紹峰說:“我們建成的南流江流域污染防治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是全區首個環保行業三維管理信息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可對多數據源、多時空、多角度的污染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并在三維地圖上進行綜合查詢、精準定位、實景展示。”
基于該系統的輔助決策管理,經綜合治理,2019年8月以來,南流江干流橫塘斷面的水質連續3個月達到三類。
實景三維讓地質災害防治有跡可循。開發的廣西地質災害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可估算災害發生后產生的塌方量,結合坡度分析模型可預判泥石流滑動方向。目前,該系統已在南寧市武鳴區進行了試點,為系統的不斷完善提供了驗證資料。
實景三維讓“足不出戶旅游”成為現實。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利用實景三維系統優勢,參與廣西旅游電子地圖服務平臺建設,完成了國家5A級景區——靖江王城約20萬平方米真三維數據采集,對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館內展廳、陳列文物、館外設施在三維場景中真實還原。觀賞者帶上立體眼鏡觀看,足不出戶就可身臨其境體驗。
廣西自然資源廳將在一期建設基礎上,加快完成廣西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二期建設,并將之列為全區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重要內容。“我們將大力創新實景三維技術應用服務模式,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能力,讓實景三維建設在服務廣西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西自然資源廳廳長陳建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