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科學定位新內涵。以全國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試點城市為契機,全面打通與自然資源部衛星中心實時數據通道,建立全域國土空間變化監測、增強、評估、預警、反饋系統,推動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智能化”服務。新內涵包括:實施“四全測繪”,即全市域、全要素、全維度、全空間;構建“五新體系”,包括新數據、新技術、新制度、新應用、新運維等。
三是統籌構建新體系。建設新數據體系,包括全市域9861平方公里高精度DOM+DEM+1:2000地形圖+基礎地理實體與實景三維一體化等數據全域覆蓋;市本級1503平方公里數據產品優化+精度提升采集與更新全覆蓋;市域縣(市、區)城區數據產品優化+精度提升采集全覆蓋;選擇1至2個區域進行“無比例尺”區塊實驗等。建設新技術體系,包括研究基于衛片的原始數據自動化處理、遙感影像變化圖斑自動檢測與提取、變化檢測成果自動形成基礎測繪任務更新包并自動推送、大比例尺基礎測繪成果自動縮編至中小比例尺成果等關鍵支撐技術。建設新制度體系,包括建立起基礎數據“省、市、縣三級聯動”的“上下一體化”更新機制,建立起數據成果“一縱兩橫N點”的“多方一體化”共享機制和建立起測繪地理信息“建設、運行、管理”的“市縣一體化”協同機制等。建設新應用體系,包括制定通用底圖標準,作為組織、聯系所有自然資源信息的統一承載體,夯實自然資源管理“一張圖”建設和時空大數據平臺國家試點建設基礎;構建“1+8+2”智慧專題,為國土空間規劃、開發、保護、修復、整治等提供“智能化”服務保障。建設新運維體系,包括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組織編制“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建成市級基礎測繪信息化管理系統和各縣(市、區)基礎數據庫分中心等內容。
四是攻堅實現新目標。至2020年底,基本建成“數據新、技術新、制度新、應用新、運維新”的市、縣(市、區)一體新型基礎測繪體系;至2021年底,基本建成“所有流程數字化、整體業務信息化、若干專題智能化”自然資源管理體系。全面實現6項指標提檔升級:夯實基礎,以筑牢智慧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根基、全鏈條服務“兩統一”職責履行;統一底圖,以作為組織、聯系所有自然資源信息的統一承載體;成果共享,以全方位保障政務類、民生類、應急類、重大招商引資類等項目用圖需求;互聯互通,以“數據融合、應用集合、技術集成”優化信息化服務路徑;智慧應用,以創新自然資源管理方式方法;市縣一體化建設,以市帶縣(市、區),“補短板、 強弱項”,全面提升咸寧自然資源治理能力,助力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