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臺國產解析測圖儀、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第一臺國產數字航空攝影儀、國產車載激光建模測量系統……作為多個具有開創意義的國產測繪儀器的研制者,劉先林在測繪領域“闖”了半個多世紀,親身經歷了我國國產測繪裝備從無到有、代替進口的歷史,見證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快速發展。
去年2月退休的劉先林,忙碌還是常態。每周要和團隊開兩三次會議,探討科研問題,推動項目進展。“即便退休了,我的大腦還是停不下來。”
如何服務城市精細化管理?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已經81歲的他,還在思考著測繪領域最新的科研問題。
“新測繪可以給城市看‘病’,讓城市更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劉先林一直沒閑著。“大年初二就開始忙了。”劉先林說,應中國工程院針對疫情的延伸研究要求,他申報了國產高分衛星影像準實時生產城市疫區三維GIS數據、無人機“入戶”智慧物流等4項科研攻關項目。
3月27日,他受邀以直播的方式,做了一場《新時代新測繪》主題報告。怎樣結合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對測繪未來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劉先林在報告中進行了前瞻性分析。
一個小時的直播,觀看人次達到9萬之多。有網友留言:“老院士講得激情澎湃,聽得人如癡如醉。”
劉先林說:“決策科學化、城市精細化管理、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和美麗街道、人工智能,甚至領導的離任審計,統計遙感、動態監測……都要我們提供可供大數據技術應用的新測繪成果。”
新測繪,就是實體三維測繪,是他和團隊正在研究的新課題。“實體三維的生產方式是要利用空、天、地、網,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雙并行云計算和人工編輯,利用電腦進行大數據分析并產出知識。”
“我們想通過衛星實現自然資源的動態監測,以有結構的數據直接生產出三維的監測結果,也就是實體三維的監測。”劉先林介紹,他和團隊重點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利用實體三維監測,助力自然資源部的“兩統一”職能履行。
在劉先林眼中,智慧城市就是用真實的數據和科學的決策,使城市運行在最優狀態下,發展更綠色、更可持續、更幸福。
“我們現在正在研究的就是如何生產出結構化的時空大數據,可以為智慧城市提供城市多要素結構化實體模型,也就是城市全息三維,有結構的街景模型,讓數據‘說話’,產生科學的決策。”劉先林介紹,利用城市的全息三維作為基礎數據計算城市的各類綜合指數,如城市交通擁堵指數、城市熱效應指數分布、城市5G信號強度指數等等。“新測繪可以給城市看‘病’,讓城市更健康。”他表示。
智慧交通、智慧高鐵站、智慧旅游、智慧醫療,在劉先林看來,測繪行業將迎來一次大的變革,國產測繪儀器更要抓機遇。
“一定要有勇氣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科技發展史大約每隔10年就會迎來一次大的科技創新浪潮,而我國測繪技術的每一次乘風破浪,都有劉先林的身影。
上世紀80年代,我國90%的測繪儀器都依賴進口。在與外商打交道的過程中,漫天要價、白眼歧視,這些遭遇讓劉先林既痛心又窩火。
“為什么就不能研制出自己的精密儀器?我們中國人并不比外國人笨,一定要有勇氣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下定決心,劉先林義不容辭地扛起了測繪儀器自主創新的責任。
但是,自主創新何其難。當時一沒有現成圖紙,二沒有參考資料,三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每往前走一步,都將面對著無數鮮為人知的坎坷和荊棘。
1968年,為了解決空中三角測量程序中的一個難題,他在機房連續工作了三天三夜;1988年春節,助手們都回家了,他拉著10歲的兒子,整個春節期間在實驗室連續焊接了幾百個焊點,累得直不起腰……憑借這股在科研路上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他越過了自主創新之路的重重關山,4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兩次獲得一等獎。
“如果在實驗室作出成果就束之高閣,最多只是用老百姓的錢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劉先林說,“技術創新不是為了著書立說,更重要的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能夠在國家的發展中發揮作用。”
1988年,他主持研制出JX-3解析測圖儀,結束了我國解析測圖儀全部進口的歷史,并一舉奪回國內市場。德國一家企業設在香港的銷售公司,一再降價也未能挽回市場,最后只有關門大吉。
1998年,劉先林憑著大膽的預判,又研制出JX-3換代產品——JX-4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JX-4的問世,成為我國模擬測圖向數字化測圖轉變的里程碑。劉先林又帶領同行一起進行推廣,使國產航測系統占據了90%以上的國內市場,并成功出口海外。
2007年,劉先林帶領團隊又研制出一款劃時代的數字化測繪產品——SWDC數字航空攝影儀。如今,SWDC系列數字航攝儀已經占領國內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我國如火如荼的實景三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最近10年,他一直在研究SSW車載激光建模測量系統。這套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經廣泛應用于道路測量、地籍測量、違建調查等諸多領域。通過云計算,這套系統可以實現結構化模型街景數據的快速生產,這對智慧交通、自動駕駛都會產生顛覆性影響,代表了未來測繪地理發展的趨勢。
“祖國需要什么,一線需要什么,我們就要研究什么”
2017年,因為一張照片,78歲的劉先林意外成了億萬網友追捧的“網紅”。
那次是他乘坐高鐵返回北京,穿著一雙舊皮鞋坐在二等座上埋頭修改報告。這一幕被同行者拍了下來,并在網上火速傳開。網友直呼“又見掃地僧”,稱他是“民族脊梁”“大國工匠”。
網友不知,樸素與節儉,是劉先林一貫的作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的辦公室里,劉先林自1975年開始使用的那套硬木桌椅,經年累月的伏案已經磨掉了紅色油漆。但就是這樣一個“摳門”的人,多年來他的研究成果為國家節省資金近2億元。
不認識的人第一眼看到劉先林,一頭白發,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厚的鏡片,笑起來眉眼彎彎,和藹可親,有一種鄰翁氣質。
真正了解他的人,都說他“自帶光環”。不是因為他有著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等一堆厲害的頭銜,而是他身上散發著一種執著、純粹的光芒,令人敬仰。
“祖國需要什么,一線需要什么,我們就要研究什么。”1962年劉先林從武漢測繪學院畢業,分配到原國家測繪總局測繪科學研究所(現為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老所長語重心長的這番話語,成為了他一生的追求。
在測繪科研一線工作了58年,他的人生極其簡單,只有“科研”兩個字——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武裝測繪生產、提高我國測繪科技能力。
上世紀80年代,許多科研人員一心想出國,劉先林的同學、朋友也邀請他去國外。“你這樣的人在國外,成為千萬富翁不是難事。”朋友們勸他。
劉先林謝絕了同學、朋友的好意。他從不在乎金錢,身為3所大學的特聘教授,每年的酬勞加起來有幾十萬元,但他分文不取,全部補貼給了學校的科研項目和貧困學生。
打破國外精密測量儀器對我國的封鎖,主動肩負起自主創新的重任,數十載潛心研究,劉先林的身體里跳動著的是一顆科技報國的拳拳愛國之心。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