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CEO張勇在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上提出地理信息將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起,業界人士就已經意識到,阿里將全面進軍地信產業。然而,這個“全面”的程度,恐怕仍然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
01All in 地理信息
7月25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智能數字政府事業部總裁許詩軍在阿里云峰會上海站現場宣布升級服務數字政府戰略。阿里巴巴將整合阿里云、支付寶、釘釘、高德等面向政府端的技術、產品、服務和資源,全面服務數字政府戰略。就在當天,阿里還聯手航天信息、銀江股份、軟通智慧、南威軟件、千方科技、浙大中控、上海電科智能、寶信軟件、中科軟科、太極等公司,共同發布了“數字政府共建計劃”。
與全國30個省市區達成合作,已覆蓋442個城市,包括1000多項服務類型,服務9億用戶,這是阿里交出的數字政府成績單。與這些數字相比,隨之發布的阿里巴巴服務數字政府能力清單更加令人震驚。清單包含民生服務、交通出行、政務管理、政務移動辦公、智慧產業、醫藥服務、司法、 “特色”地圖八大領域,幾乎涵蓋了政府決策和民生需求的各個環節。其中,不乏與地理信息深度結合的領域和應用。
事實上,在3月21日2019阿里云峰會北京站,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就已明確提出數字政府將和新零售、新金融一起成為阿里云加大行業戰略投入的方向之一。此外,在今年WGDC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也表示,空間數據作為一種基礎服務,已經變成產業互聯網塑造物理世界的基礎服務,具備巨大機遇,這不是在信息化時代建一個應用,或者是消費互聯網時代解決導航的問題。
但當時,不少人尚未領悟到這幾句話的真正含義。
在“說”之前,阿里已經做了更多,無論是入主高德地圖、千方科技,還是布局遙感AI,建立時空云平臺,甚至連業內大熱的國土空間規劃、遙感監測等領域背后都有阿里的影子。在不少業內人士還把阿里當“外行”時,他們早已All in地理信息產業,驀然回首,其應用布局已覆蓋全行業。
在阿里看來,對地理信息的投入或許并不能稱為“跨界”,而是順其自然。從高德、千尋、菜鳥到阿里云ET城市大腦,地理信息是阿里巴巴成為數字經濟體的前提條件,阿里或許早已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也是地理信息企業、時空數據企業、云計算大數據企業、人工智能企業。
作為數字政府的構架基礎,地理信息從未像現在這般重要,地信產業也從未像如今這般開放。
02數字政府”云之爭“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到2022年全國智慧城市的整體規模將達到3.25萬億元左右,2016-2022年年化增長約20%。如此大體量的市場中,阿里絕非“打遍天下無敵手”。與阿里同樣布局數字政府的,還有騰訊、華為、浪潮等巨頭,各地數字政府崛起的同時,“云”之爭奪也已悄然開始。
阿里助力數字浙江的同時,騰訊則成為數字廣東背后的力量。
阿里云智能數字政府事業部總裁許詩軍介紹,以浙江省為代表的政府在2009年開始步入數字政府1.0時代,完成了網絡化與移動端布局。從支付寶水電煤繳費開始,到后來的浙江政務服務網、最多跑一次,阿里一直為數字浙江提供技術支持。許詩軍表示,數字政府正在從以“網上政務”為核心的1.0時代,走向以“數據化運營”為核心的2.0時代,浙江或成為最先步入2.0時代的地區。
數字廣東成績也不錯。5月21日 “數字廣東”發布的第一批政務民生應用 “粵省事”平臺正式對外上線發布,上線政務服務事項142項,涉及十大證件服務、社保醫保、特殊群體專門服務等。騰訊云作為底層技術支撐,在這一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同樣將廣東作為大本營的華為也在“數字廣東”中出了一份力。
值得高興的是,盡管云端競爭激烈,但無論是阿里、騰訊,還是華為、浪潮,基本都提出做“中臺”的概念,與他們合作,地信企業仍將有不少后端應用的開發機會可以結合,機會可以預見。
但也有地信產業人士提出擔憂,幾家公司各有所長,服務模式不同,各自服務地區也不一樣。在巨頭競爭之下,或許會造成后端企業基于其中某一公司云服務開發出的應用,只能在該公司服務的特定地區運行而無法適應其他地區,從而導致被迫“站隊”,喪失市場空間。
對此,有相關人士提出,通過產業基金合作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據泰伯網了解,目前業界對此尚未形成共識,后期仍需多方共同努力,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