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號稱是智慧城市領軍企業的創業板A股上市公司萬達信息大股東籌劃股權轉讓,易主他人。在全球化智慧城市建設浪潮中,這一舉動讓部分業內人士提出質疑:智慧城市建設真實的盈利情況是否令人堪憂?
有媒體報道,萬達信息易主原因是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達88%,今年4月以來,面對二級市場股價下跌嚴重的形式,為防止爆倉,大股東籌劃股權轉讓以求自救。該公司2018年年報信息顯示,2018年應收帳款高達15.3億元,占總資產19.57%,比2017年上漲4.79%。細究該公司中標公告可發現,PPP合作模式的中標項目不再少數,而這一合作模式或許正在拖垮該公司的現金流。
PPP模式項目的地信參與度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合作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調查發現,目前地方政府在建的智慧城市及雪亮工程項目中大多采用這一合作模式。但有資深業內人士范哲(化名,下同)指出,雖然智慧城市及雪亮工程一度被視為地信領域企業的掘金池,但是在實際項目招標過程中,此類項目的中標方只有少數為地信企業。
究其原因,范哲進一步分析,無外乎來自資金和技術兩方面。
資金方面,PPP合作模式的項目特點,企業預先墊資建設,周期長,資金回籠慢。若不是具有硬實力的國企或上市公司,一般的中小企業很難支撐。而眾所周知,地信企業近年來受農經權調查、不動產調查、管線普查、國土三調等國家項目所累,墊資巨大、應收帳款居多,很難再有充裕的流動資金用于PPP模式項目中。
技術方面,在智慧城市與雪亮工程等項目中,雖然蘊藏著GIS商機,卻以硬件設備為主,GIS軟件服務占比較少。而且目前只憑借傳統的GIS技術,在這類項目中已經很難獲得機會。而這些項目中涉及到GIS技術的部分,大多會以被中標方分包給地信公司或者地信相關的公司為主。阿里、騰訊、華為、平安等巨頭加入智慧城市建設行列,動輒以十幾、二十幾個億的投資拿下智慧相關的業務,其中屬于地信領域的就是被這樣分包給地信公司。但相應的,就利潤而言,地信公司也只能收獲了了。
環保領域更有盈利空間
雖然智慧城市、雪亮工程一系列項目越來越以PPP建設模式為主導,但國家為防止地方政府變相舉債,在2017年11月份,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這一政策被視為2015年PPP模式元年發展以來最為嚴厲的監管政策。
隨后,銀行收緊PPP合作模式融資貸款,涉及該合作模式項目的企業苦不堪言。2018年末退市新三板的泰華智慧公司,就曾因山東濰坊昌樂智慧城市PPP項目墊資過大,資金鏈幾近斷裂,瀕臨破產。
不過,范哲表示,“其實,采用PPP合作模式,如果有收益的話,還是挺可觀的。比如,環保領域。”
近年來,PPP合作模式的智慧城市建設之路審批遭拒并不鮮見,即便有這方面的中標公告也大多集中在監管較寬松的地級市和縣城。但是,環保領域的PPP模式中標公告卻屢見不鮮。有業內人士分析:“環保容易審批通過是因為它符合實際情況,而且是真正改善人民居住環境的項目。至于智慧城市、雪亮工程的這類項目,就眼下來說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剛性需求。”
PPP模式之外的政府購買服務
浪潮軟件集團環境資源事業部總經理王善美向我們指出,目前,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除選擇PPP合作模式外,還有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就像我們目前的通信一樣,由電信公司先建設基站,做好基礎服務,然后我們購買通信服務。購買智慧城市服務就是企業前期開發基于智慧城市的基礎建設,而后政府根據當地需求向企業購買所需服務。”
不過政府購買服務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即企業要承擔前期的基礎建設費用,還要承擔建成之后服務產品是否能夠有效售賣的風險。但無論基于哪種形式的合作,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可能性面前,也必須承擔有可能存在的風險。當然,這可能存在的風險中就包含企業擺脫不了的應收賬款難題。
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多處涉及智慧城市群漸成城鎮化可持續發展新載體、智慧城市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內容,鑒于政策因素,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呈加緊趨勢。
有消息顯示,截止2018年,全國100%的副省級城市、89%的地級以上城市、49%的縣級城市已經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累計參與的地市級城市數量達到300余個,規劃投資達到3萬億元,建設投資達到6000億元。
由此可見,地級市及縣級城市仍有大量發展空間。千億利潤面前,PPP模式合作對資金短缺的地信企業而言,終究是負累還是機遇?